当《Hey Jude》的旋律在Gtech社区体育场内回荡时,布鲁诺·费尔南德斯双手叉腰,低垂着头,仿佛一个正竭力鼓起勇气去完成必须之事的人。
最终,他带领曼联队友们缓缓走向看台一角,那里聚集着少数坚持留下的球迷。他们三三两两地走着,步履沉重,站在球迷面前约莫一分钟,神情落寞,以掌声表达感谢,抑或是歉意——在一场令人沮丧的1比3败给布伦特福德之后。
这套例行公事如今已司空见惯。曼联最近八场英超客场之旅,仅收获两分。两周前,他们输给了曼城;周六,他们又倒在了布伦特福德脚下。10月19日,在国际比赛日短暂休整后,他们将前往安菲尔德挑战卫冕冠军利物浦,此后还将陆续客场对阵诺丁汉森林、托特纳姆热刺和水晶宫,直至11月底。
这些旅程还将带来多少苦难?曼联,究竟能承受多少痛苦?
赛前,人们热议着一个问题:在上周末击败切尔西之后,曼联能否终于在鲁本·阿莫林执教十个月以来,首次取得英超两连胜?然而,即便提出这样的问题,也未免抬举了这支球队。自阿莫林从葡萄牙体育上任以来,他在33场英超比赛中仅取得9场胜利。别提连续获胜了——自今年1月起,他们甚至未能在任何一个自然月内赢下两场英超比赛。
赛后发布会上,有人向阿莫林指出,尽管战胜切尔西带来了些许乐观情绪,但结果仍是“进一步,退一步”。然而,这种说法仍不够准确。当一名主帅输掉的比赛(17场)几乎是其胜场(9场)的两倍时,这更像是“进一步,退两步”。而从士气、信念与势头来看,情况甚至更糟——像这场败局所带来的伤害,尤其是其彻底溃败的方式,远比战胜伯恩利、切尔西或其他弱旅所激发的乐观情绪更为深远。
本赛季,曼联的表现确有提升。但坦白说,这种进步仅让他们看起来像一支中游球队——甚至可能是中下游球队,正如战绩所显示的那样——而不再是2024-2025赛季时那支濒临降级区的队伍。预期进球图表似乎表明球队正在创造机会、走向正轨,但阿莫林治下真正连贯、令人信服的比赛场次,依旧少得令人不安。
尽管人们愿意将本赛季视为一张白纸,但去年此时的阴影却隐隐重现。当时,滕哈格接任,也被寄予“重新开始”的厚望。那时,也曾有零星表现预示着改善;那时,也总有比赛让你怀疑,这条路终究行不通。
上赛季六轮英超过后,曼联积7分(两胜一平三负);本赛季六轮过后,他们的战绩与之完全相同。而正是凭借这份2024-2025赛季的成绩单,滕哈格在三场联赛之后、一场失利之后便被解雇。
如今,在老特拉福德的高墙之内,对阿莫林的不满之声几乎尚未响起。但这样的表现还能容忍多少场?这样的轨迹还能持续多久,才会有人开始提出棘手的问题?换言之,每月仅赢一场英超比赛,还能让俱乐部决策层相信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多久?
昨日前往西伦敦的随队球迷中,曾有一丝乐观情绪。当首发名单公布时,更激起一阵兴奋:三位今夏新援——布莱恩·姆贝乌莫、马特乌斯·库尼亚与本杰明·舍什科——首次联袂出现在锋线。然而不到二十分钟,曼联已0比2落后,他们在思想、斗志与体能上,皆被一支在新帅基思·安德鲁斯治下,此前五场英超仅赢一场的球队全面压制。
“我努力在赛后分析中保持客观,”阿莫林对记者说道,“今天,我们踢的是布伦特福德的比赛,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足球。当你在踢对手的比赛时,最终赢球就更加困难。我们从未建立起长时间的控球与比赛掌控,我们从未真正进入状态。”
这番评价颇为公允。但问题是,曼联的“比赛”究竟是什么?是掌控中场吗?然而,无论他们派出何种中场组合——此役是曼努埃尔·乌加特与费尔南德斯搭档——他们往往只能在十分钟或二十分钟内做到这一点。而在这场比赛中,这种掌控甚至从未出现。正因如此,俱乐部在今夏耗资两亿英镑重组阵容,却未引进一名中场,这一决策令人费解。
从比赛伊始,比赛节奏便已被布伦特福德牢牢掌握。
这不仅体现在阿莫林的球员们屡次暴露于角球与长掷界外球之下,更在于他们在中场频繁陷入人数劣势。安德鲁斯赛后提到“寻求局部人数优势”,利用“三人中场对抗对方双人中场”。理论上,阿莫林钟爱的343阵型本应在球场某处形成人数优势。但现实中,面对英超中众多训练有素的对手,这种优势却极少奏效。
第一个失球的防守堪称荒谬。
从库尼亚在对方半场深处丢球起,布伦特福德仅用四次触球便完成破门。乔丹·亨德森稍作调整后送出一记过顶长传——这本是这位英格兰中场的招牌动作,对手理应有所防备。伊戈尔·蒂亚戈头球卸下皮球,随即左脚轰出一记劲射,皮球直窜近角,门将阿尔泰·拜因德尔望尘莫及。
而这一切的发生,源于哈里·马奎尔一次严重的判断失误。前压试图造越位本是合理选择,但他时机把握失之毫厘——虽仅差一丝,却足以让对手获得单刀良机。阿莫林赛后表示,球队本周训练中曾专门演练此类场景。然而马奎尔的启动时机却完全错误。
蒂亚戈的第二个进球同样源于防守混乱,但整场曼联的表现本就一团糟。布伦特福德每次进攻,几乎都显得极具威胁。事实上,曼联本场比赛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,竟是拜因德尔在多次高空球传中下的镇定表现。而当门将应对高空球竟成了积极因素,你便知道这是一场多么糟糕的曼联比赛。
进攻端,他们几乎毫无威胁。姆贝乌莫或许是本赛季开局阶段表现最亮眼的球员之一,但主场球迷或许会认为,他此役的表现远不如昔日效力布伦特福德时那般灵动。库尼亚有几次亮眼发挥,但久而久之,人们对这些闪光点的期待终将转化为对其缺乏实质性贡献的担忧。舍什科攻入了他在英超的首粒进球,将比分追至1比2,但就连这个进球——乌加特传球过重,帕特里克·多尔古传中高飘,舍什科两次射门打偏后第三次才将球打进——也难以令人信心倍增。
比起丢球本身,更令人担忧的是球队在舍什科进球后的表现。他们拥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去争取扳平,却几乎未能制造任何真正威胁。面对强队——尤其是弗格森爵士麾下那些伟大的曼联球队——人们常能感受到一种逐渐积累的压力与势头,仿佛进球或胜利终将到来。而如今这支曼联,在阿莫林固守343阵型、替补席又缺乏能改变战局的球员的情况下,这种势头几乎荡然无存。
一些人或许会对这场比赛心存“倘若”之念:倘若第72分钟,裁判克雷格·帕森没有放过内森·科林斯那次明显破坏单刀机会的犯规;倘若费尔南德斯在长达四分钟的视频检查后,点球没有被凯莱赫扑出。但就连阿莫林本人,尽管对科林斯留在场上感到不满,也并未过多纠结于此。他表示,与其关注裁判,不如专注于球队本可做得更好的地方。
而这份清单,实在太过冗长。还记得2013-2014赛季大卫·莫耶斯短暂而不幸执教期间,俱乐部官方推特那条爆红的推文吗?“莫耶斯表示,曼联必须在传球、创造机会与防守等多个方面加以改进。”十二年后的今天,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阿莫林的曼联。
阿莫林身后仍有不少支持与善意,一如当年莫耶斯接替弗格森时所享有的信任。无论是俱乐部决策层、球员、球迷,甚至报道球队的媒体,都毫无更换主帅的意愿。但如果情况始终无法改善呢?如果即便本赛季拥有大把无需欧战干扰的训练时间,他们依旧输多胜少呢?
周六清晨,西汉姆联宣布解雇主帅格雷厄姆·波特,为这一切增添了一丝现实背景。俱乐部声明称:“上赛季后半段及2025-2026赛季初的表现与结果,未能达到预期。”波特在23场英超中仅积23分,这一成绩仅略逊于阿莫林在曼联33场拿到的34分。
那是西汉姆联。这不禁令人疑惑:如今老特拉福德的期望究竟低到了何种地步?若以任何主观或客观标准衡量,阿莫林、他的球员乃至他的管理层,竟仍被认为“达标”?